连云港自贸片区:支撑打造亚欧重要国际“港口样板”

时间:2022-09-21 09:02:16     作者:王广宇    

港口区块实施范围4.43平方公里,东起庙岭作业区,西至墟沟作业区,南至陇海铁路线,拥有岸线8000多米,生产性泊位29个。在港口区块范围内经营企业有25家(在港口区块红线范围内注册11家),主要由集团全资子公司和控参股公司组成,以码头装卸公司为主。

港口区块重点发展港航物流、国际贸易、航运金融等现代服务业,构建集国际运输、分拨转运、仓储配送、临港加工、交易及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。

市自贸区建设实施方案涉及港口区块任务总51项(其中牵头事项12项),任务全部落实分解;2021年市自贸建设年度工作任务涉及集团12项,任务实施率100%、完成率91.7%。

截止2022年7月,港口区块累计报送案例26项,24项获市级采纳;5项获批省级复制推广案例,占全市35.7%;7项获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,占全市58.3%;7项案例获评市自贸区2020年度优秀案例;4项案例参与省级“十佳”制度创新成果评选;在2021年全市年度综合考核“重大改革创新奖”3席案例中占据2席。

上述案例在港口通关、贸易便利化中取得了良好成效,中欧班列“保税+出口”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平均可为企业节省76%的运输成本;“互联网+”公路运力交易平台模式为货主提供了“门到门”一揽子解决方案,业务市场拓展至沿海多个港口,延伸了港口供应链;港口短驳运输一体化运营新模式,推动闸口人力投入减少43%、通过效率提升76%,短驳运输“双重”比例提高23%;口岸国际班列时效分析系统提升班列发运效率,国际班列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%以上;国际班列集装箱“船车直取”模式促使集装箱过境效率提升了75%、企业转运、仓储等成本费用节约60%;进口粮食“边卸边检边装”节约时间成本87.5%、运输成本60%;铁水联运 “一次委托、一口报价、一次结算、一单到底”提高效率超40%;国际集装箱拼箱业务 “先报后装”确保船期货物100%按期发运;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车货一体通关“双向性”突破有力推动国内甩挂运输业态发展。

二、陆海联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

积极发挥连云港港口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,航线网络布局持续优化,1-6月,港口累计83条;新增4条铁水联运通道,累计20条;加密3条滚装航线,累计达16条;内河航线覆盖苏鲁豫皖,总数已达12条;中韩国际陆海联运甩挂运输一体通关实现双向突破,中韩客货运输至仁川、平泽航线共运行184个航次;面对今年以来2次疫情,港口完成同口径吞吐量1.3亿吨,集装箱量完成246.4万标箱;出口机械车辆8.2万台、同比增22.3%。

国际班列运行质效稳步提升,已开通“连云港-霍尔果斯-中亚”、“连云港-二连浩特-蒙古”、“连云港-霍尔果斯-里海-阿塞拜疆-格鲁吉亚-土耳其”、“连云港-喀什-吉尔吉斯-乌兹别克”、“连云港-波兰”、“连云港-俄罗斯”6条欧亚通道,实现了中亚五国、蒙古、西亚、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联通,有效巩固连云港在中亚地区的主通道地位,提高对欧洲国家的覆盖范围。1-6月累计开行连云港国际班列400列,同比增长32.3%,累计完成运量3.2万标箱,同比增长27.8%;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货物进出库量突破221万吨、同比增长11.3%,集装箱进出场量12.9万标箱、同比增长27.4%;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完成过境集装箱换装量13.2万标箱、同比增长7.1%,仓库及敞车件杂货量为6.2万吨,同比增长17.9%。

三、国际枢纽海港能级持续提升

提升港口航运服务能级,智慧港口建设加速推进,完成港口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中心方案,积极推动港口数据资源整合利用;年内启动推进集装箱自动化码头(一期)建设;港口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,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全部建成,30万吨级原油码头加快建设,40万吨矿石码头改造、20万吨级集装箱船泊位升等加快前期工作,LNG接卸中心项目取得国家立项批复,南疏港公路完善工程、上合物流园铁路专用线、铁路装卸场站等港口重大集疏运项目建成投运。

四、“融入长三角、做足陇海线”取得成效

积极融入长三角,深化与上海港合作。与上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目前已实现上海支线周四班常态运行,两港股权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。

做足陇海线,推动区域合作共建。2021年底,港口集团与甘肃(兰州)国际陆港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苏陇(甘肃)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揭牌运营,集团工作人员已进驻开展工作,把“出海口”搬到中西部地区“家门口”。